第二十条 村镇建设规划是在村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镇区或村庄建设进行的具体安排,分为镇区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第二十一条 村镇建设规划的任务是:以村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镇区或村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第二十二条 镇区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⒈在分析土地资源状况、建设用地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村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再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

  ⒉进行用地布局,确定居住、公共建筑、生产、公用工程、道路交通系统、仓储、绿地等建筑与设施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做到联系方便、分工明确,划清各项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

  ⒊根据村镇总体规划提出的原则要求,对规划范围的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按照各专业标准规定,确定空中线路、地下管线的走向与布置,并进行综合协调;

  ⒋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⒌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

  ⒍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和控制点坐标标高,进行竖向设计,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⒎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和设施;

  ⒏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第二十三条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要达到直接指导建设或工程设计的深度。建设项目应当落实到指定范围,有四角坐标、控制标高,示意性平面;道路或公用工程设施要标有控制点坐标、标高,并说明各项目的规划要求。

  第二十四条 村镇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十年至二十年,宜与总体规划一致。村镇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三年至五年。

  第二十五条 镇区建设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图纸与文字资料两部分。

  图纸应当包括:

  ⑴镇区现状分析图(比例尺1:2000,根据规模大小可在1:1000~1:5000之间选择);

  ⑵镇区建设规划图(比例尺必须与现状分析图一致);

  ⑶镇区工程规划图(比例尺必须与现状分析图一致);

  ⑷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可与建设规划图合并,单独绘制时比例尺采用1:200~1:1000)。

  文字资料应当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基础资料三部分。镇区建设规划与村镇总体规划同时报批时,其文字资料可以合并。

  第二十六条 村庄建设规划的内容和成果可以分别参照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简化。村庄建设规划可以在村镇总体规划和镇区建设规划批准后逐步编制。